“党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助力昆明市西山景区走好旅游文化自信之路

作者:西山风景区 | 日期:2019-12-02

您的位置:  首页 > 西山动态 > 通知公告

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景区内自然及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分布着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有国家、省、市、区级文物30多处,集湖光山色、人文史迹、佛教道教、文化艺术、民俗民风为一体,自然风光绮丽,历史遗迹厚重,文化内涵丰富。近年来,西山风景区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的总引擎作用,将党建引领贯穿于挖掘和整合西山历史文化资源全过程,把党建和景区建设深度融合,以“党建+”模式助力景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文物古建,修旧如旧”,党员先锋诠释工匠精神

西山景区文物古迹众多,景观设计施工、古建修复、佛像雕塑等各项工作使命艰巨、任务繁重。而文物古建修复是一个严肃的工作,过程大多枯燥而漫长艰辛,需要高超的技艺、耐心和毅力,古建修缮工作在景区建设初期一时人才难觅。1999年,刚转到西山景区工作的施海山同志主动承担起了景区古建修复的主要工作,成为景区文物古建修复团队的核心成员。2002年,他积极加入党组织并在长期生产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室内反复专研、提取、配比文物古建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信息;室外顶头烈日一笔一划描摹恢复文物古建”成为了施海山同志的工作日常。在34年的文物古建修缮过程中,他博采众长,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诠释工匠精神,先后获得国家级技术奖项2个。施海山同志带领党员职工干部一次次对景区文物古建修旧如旧,先后完成了景区内15个亭、阁的修缮,1次核心景点龙门魁星的保护性修复,玉皇阁、三清阁等修缮及玉皇大帝雕塑塑造,使得景区文物古建得到完好保存和延续。

“一卷在手,游遍西山”,基层组织引领文化自信

文因景成,景籍文传。西山景区历史文化宝藏丰富,楹联,便是其中之一,但古建楹联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损坏的问题日渐严峻,楹联修复和楹联文化保护等困境亟待解决。为充分挖掘西山楹联文化价值,景区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大胆设想、查阅资料、借鉴优秀,决定以书籍的形式将景区内所有的楹联“原汁原味”呈现给广大读者,引领景区文化自信。通过先后组织党员职工干部对西山龙门景点、太华寺景点、华亭寺景点、虚云纪念馆、徐霞客纪念馆、升庵祠等现有的120幅楹联进行数据采集,召开专家评审会反复研究探讨与校稿,最终完成《昆明西山楹联》的撰写编汇并公开出版发行。历史文化发掘之路永不停歇,《昆明西山龙门》目前已组织召开专家征询会,历史文化课题正在组建与开题研究。

“红色点位,连线串珠”,党建品牌打造大美西山

西山红色资源丰富,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官旧址、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聂耳墓、一得测候所等爱国主义教育点位,但因分散不集中,利用不充分,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在前几年的实施开展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2018年,景区党工委在西山区委组织部的带领和启发下,深入挖掘和整合景区资源以及西山历史文化中的党建元素,全力打造“一中心一基地三专线”党建品牌,通过将景区红色历史点位“连线串珠”来点燃红色记忆,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建+旅游”体系。现该红色旅游专线已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和社会团体开展主题纪念活动50余次4000余人次,成功创建市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1个。目前,景区党工委正不断探索完善红色旅游专线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并将以更好的服务传承西山历史文化,讲好西山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昆明市西山景区在党建引领下走好新时代旅游文化自信之路,吸引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2018年,西山景区实现旅游人数35.27%,旅游收入57.85%双增长;2019年1-4月,西山景区在门票价格下降31%的情况下实现旅游收入69.88%的同比增长。


本文转载自西山区人民政府网